新春话开局·权威访谈 | 握指成拳 强准东引擎 推动“典范地州”建设实现更大跃升
——访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准东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辉
中国昌吉网(记者宋良壁)
今年年初,昌吉州党委提出“强准东引擎、强昌吉州府、强县域经济、强营商环境”战略。作为全疆首个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的开发区,围绕“如何‘强准东引擎’,推动‘典范地州’建设实现更大跃升?”主题,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辉接受了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专访。
煤炭总产能占全疆51%、原煤产量占全疆43%。
疆煤外运量占全疆62%、疆电外送电量占全疆60%。
2024年,直接拉动全州经济增长9.5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准东开发区)在新疆和昌吉州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
“数据既是责任,也是压力。准东开发区体量大,立足服务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打造新疆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定位,准东开发区必须克服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激发内生动力、释放创新活力,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推动‘典范地州’建设实现更大跃升。”张辉说。
抢抓机遇赋能高质量发展
准东煤田预测煤炭资源储量3900亿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整装煤田。
今年伊始,自治区党委明确提出:到2027年,准东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较2023年实现倍增,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到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外资外贸总量较2023年翻两番。
为推动准东开发区担当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建设排头兵重任,凸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作用,自治区专门出台支持准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准东加速倍增注入了强大动力。
昌吉州党委更是将“强准东引擎”放在首位,进一步强化龙头牵引作用,推动要素向准东集聚、项目向准东集中、产业向准东集群。
张辉说:“区、州党委在政策倾斜和产业布局上对准东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是我们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最大底气。准东开发区必须主动担当,迅速把政策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作为在全疆20个A层级园区(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中排名第一的开发区,张辉说:“准东开发区当前正围绕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定位,全力加快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建设,以‘准东行、准能行’的气魄,在‘典范地州’建设中,强准东引擎、扛准东担当、展准东作为,争当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排头兵。”
“三个坚定不移”强准东引擎
为不负区州重托,准东开发区依托资源禀赋,加压奋进。
新春伊始,准东开发区迅速召开以“项目建设攻坚年”暨“营商环境服务年”为核心的“双年”行动“第一会”,发出“开年即决战,开工即冲锋”的动员令,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决战“全年胜”。
还在春寒料峭之际,2月23日,总投资338亿元的山东能源兖矿新疆能化准东煤化一体化项目作为准东2025年“一号工程”率先集中开工,吹响了开发区“聚焦400亿、奋战300天”的集结号。
张辉说:“为尽快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准东开发区坚定不移抓项目增后劲、强产业促转型、优环境提效能,以‘三个坚定不移’强准东引擎、扛准东担当、展准东作为。”
张辉告诉记者,为更好“强准东引擎、扛准东担当、展准东作为”,准东开发区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战略,打造“2+3”产业集群,即现代煤化工、硅铝新材料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煤炭清洁利用、煤电、新能源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蹄疾步稳加快“三区一园一支点”建设,即: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新型电力系统先行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园区,建设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的重要支点。产业为先、项目为王,今年计划实施涉及煤化工、新材料等152个项目,总投资规模4400多亿元。年内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
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为实现传统能源基地向现代产业高地的战略转型,准东开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与“产业强区”战略形成“鸟之双翼”,彼此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耦合”,打造新疆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张辉介绍,准东开发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领域,构建“风光火储氢”多能互补体系,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跃升;聚焦“煤、电、铝、硅”四大产业集中发力,以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更好保障能源供应、做强主导产业、促进绿色低碳转型;逐步建成零碳产业园,通过数字赋能搭建智慧管理平台,构建“研究院+中试基地+产业园”创新链条,培育了12家专精特新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布局新型算力、绿色氢能、低空经济等发展新赛道。
在具体实施上,准东开发区全面推行先行承诺、串并结合、先办后补、容而不缺机制;时间上最大限度压缩、流程上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上最大限度放宽;打响“准能办、准就办、准好办”服务品牌,推动项目建设加速启动“倒计时”,竭力缩短“进行时”,尽早步入“完成时”;全力推进160万吨煤制烯烃和6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等重点工程建成达效。
“为让‘资源优势’尽快释放‘优势潜能’。开发区实行‘一个项目一个管家’,做到全周期发力、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提速。同时还探索构建‘项目支持+创业投资+科技信贷’联动支持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煤化工、新材料等领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张辉说。
“加减乘除”优化营商环境
为强力推进项目攻坚,准东开发区摒弃固有模式和惯性思维。
张辉向记者“亮出”准东开发区打造全疆最优营商环境新高地的做法:
一是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惠企政策上做“加法”,增强发展动能;审批流程上做“减法”,提升办事效率;服务效能上做“乘法”,激发市场活力;问题壁垒上做“除法”,优化发展环境。
二是千方百计“比早办、比先办、比快办”,做到“准好办、准能办、准快办”,让“门好进、人好见、话好听、事好办”成为工作日常,做到“无事不扰、有困必帮”。
三是严格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实施“一网通办”“综合查一次”,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
四是开通线上平台,24小时受理企业投诉,做到“有诉必查、查实必究”。依法依规为企业营造宽松、公平的发展环境。如今,企业办事效率提升60%以上。
张辉说:“‘加减乘除’优环境、‘东西南北’聚准东。通过持续有形有感有效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提升了准东‘投资沃土、创业高地’知名度美誉度。目前,有76家规模以上企业在准东投资兴业。”
打造“经济高地、幸福之城”
既要经济发展,更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如何“鱼和熊掌兼得”?张辉说,准东开发区做到“发展三不忘”,首先是发展不忘环保。目前,准东开发区绿色矿山占在产煤矿60%以上,地质环境治理面积达2.27万亩,打造了一批“5G+”千万吨级露天绿色煤矿。
其次是发展不忘民生。以3月1日准东火车站正式恢复客运业务为标志,准东开发区加快培育壮大第三产业,积极引进打造高品质商圈和医疗、教育等服务业态,实施好“十五件民生实事”,做到发展向前、民生向暖。
再就是发展更不忘安全,“置顶”安全生产,织密扎牢安全生产防线,筑牢安全生产“铜墙铁壁”。
张辉坚定地表示,准东开发区在更好统筹发展、环保、民生和安全中,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生态环保底线和社会稳定底线,筑牢经济发展根基,确保开发区经济社会行稳致远。
锚定既定目标,准东开发区上下正抢抓时间、紧抓快干。目前,已经开复工项目83个,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年内的其他重大项目正“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密集有序推进中。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赢得了主动。
“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在区、州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准东开发区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冲刺实干‘强准东引擎’,努力为区、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挑大梁,以争当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排头兵的优异成绩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作出准东贡献。”张辉信心满怀。
向“准”而行,启“东”未来。春风化雨,准东未来可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