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发展新能源产业链 让高质量发展“含绿量”更高
中国昌吉网(记者刘辉常谊谊刘茜)近年来,昌吉州坚持“大抓产业、抓大项目”,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聚力打造新能源产业新高地。
2024年,昌吉州新增新能源装机602万千瓦、总规模突破1400万千瓦,光伏集群列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疆电外送”683亿千瓦时、占全疆一半,为保障全国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今年昌吉州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发展新能源产业链让高质量发展‘含绿量’更高”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4年12月31日,随着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山地风电项目等几个重大风电建设项目相继建成并网,新疆首个县级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在木垒建成。
近年来,木垒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新能源基地建设。2024年,木垒县在项目审批、配套服务、政策争取、环境优化、要素供给等方面持续提速,从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给予充分支持,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全方位保障。木垒县250万千瓦风电项目、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基地50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等多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
木垒县坚持“新能源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发展定位,新能源产业从10年前“单一发电”向今天“建设、输送、储能、用能、制造”的“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目前,木垒县新能源规划容量在80吉瓦以上,获批容量突破25吉瓦,年发电量突破120亿千瓦时。装备制造“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大批知名企业竞相落地投产,实现核心装备与配套产品本地化,木垒县已成为新疆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示范、“沙戈荒”大基地项目建设的主要承载区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木垒北、昌吉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纳入国家规划。大力发展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集群。完成“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建设,新增新能源并网1800万千瓦,推动60万千瓦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建设。
州人大代表、木垒县委副书记、县长哈比勒贝克说,政府工作报告为木垒县今后新能源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木垒县将立足资源禀赋,增强“优环境”三重服务底色,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式发展。积极开展针对性政策研究与实践,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目标,推动“风光氢储”多能互补、协同发展,为木垒县已规划的3050万千瓦风能资源、5008万千瓦光电资源进一步开发提供更多有效路径。
2024年12月19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的《自治区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一体推进风电、太阳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在准东等地布局建设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基地。
“建议加大协调力度,争取自治区层面更多政策和项目支持,加快构建准东新型电力系统,充分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提升新能源消纳比例。”州政协委员、准东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主管王志方建议。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更是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引擎。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设绿色低碳高效的算力网,加快已落地6个智算项目建设,积极打造昌吉市、木垒县2个算电协同示范区,推动建成万卡智算集群。
“加快发展算力产业,需要加强科研机构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州政协委员、昌吉州龙和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骆虎建议,加强数算电(数据算力电力)产业招引体系平台(研究院)和系统性人才培养,建设昌吉州数算电产业创新研究院,出台人才支持专项政策,设立数算电产业人才发展基金,精准引进行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构建满足昌吉州数算电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知识和科技供应体系。
昌吉州在加快新能源规模化布局的同时,进一步推进新能源多场景应用。
2024年11月2日,首航能源集团30万千瓦新型储能项目在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昌吉高新区)开工奠基。
该项目总投资23.95亿元,预计年消纳绿电13亿千瓦时,采用先进的压缩二氧化碳熔盐储能+电化学储能技术,建成后每年可生产60万吨蒸汽,既能满足昌吉高新区企业的需求,还将延伸至周边设施农业大棚和城市供热管网。
“首航能源集团30万千瓦新型储能项目成功落地,将有力推动昌吉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尽早实现集群化发展。”州人大代表、昌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吕养旭表示,将依托园区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以延链、补链、拓链、强链为重点,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完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形成新能源产业集聚倍增效应。
会场内外,同频共振。同心同向,共促发展。昌吉州新能源产业集群正在崛起,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评论0